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艾滋病

首页 > 性病科 > 艾滋病 > 治疗 > 正文

恐艾症是心病需防范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4日

随着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日益增多,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在悄然出现:恐惧艾滋病,总是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每天提心吊胆,日子过得并不比真正的艾滋病患者轻松——这就是“恐艾症”患者。

恐艾症是心病需防范

专家指出,对待艾滋病,既要有预防意识和警惕观念,但也无需杯弓蛇影、过度恐惧,“恐艾症”患者“心病还需心药医”。

A.强迫型

既有曾有过高危行为(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的人,也有没有过高危行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的人。“恐艾症”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无高危行为,但知道艾滋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所以老觉得献血、理发、刮胡子等有出血情况很可能让自己染上艾滋,导致过分小心谨慎,极力回避各种可能被感染的场合。

案例:林女士去年献过血,回家后一直担心采血时所用的针头不干净,怕自己被传染艾滋病,开始对血产生恐惧,不敢去医院,回避所有可能会见到血的场合。如果哪个同事脸上长了青春痘挤破出了血,她就会对这个同事产生恐惧。慢慢的林女士所恐惧和回避的东西越来越多,她不敢使用公共厕所的马桶,对蚊子非常恐惧,认为蚊子咬过别人,会携带别人的血等。

专家分析:血液传播的确可以传播艾滋病,而且一度是国内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在拔牙、理发、刮胡子时选择卫生、规范的机构是很必要的。然而对于艾滋病的认识也要科学: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性、母婴和血液传播。该病毒在体外的生存力非常弱,离开人体存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说话甚至一起吃饭、共用工具(如电话)、共用钱币、共用卧具、共用马桶,都不能感染上艾滋病,因此人们大可不必谈“艾”色变。

B.焦虑型

有过高危行为,经常提心吊胆,处于高警觉状态,担心自己已感染艾滋病,整天把艾滋症状和自身情况进行对照,越对照越觉得自己患有艾滋,如临大敌。

案例:付先生也曾有过高危行为,3个星期后出现了腹泻、感冒、身体发痒等症状,他惊恐万分,坚信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症状出现的第3天到当地最好的医院做了艾滋病检测,结果为阴性,过后3个月又做检测还是阴性。虽然医生说高危行为3个月后检测是阴性的话可以99.9%排除,但他却认为自己就是那“0.1%”。

专家分析:艾滋病的确存在潜伏期,而且有的感染者潜伏期会长达10多年,因此有高危行为者每3个月到半年都要做一次艾滋病检测,但一定要相信科学的检测手段,如果定期检测没问题,就没必要杯弓蛇影。要知道即使感染了艾滋病,生活也总要继续的。

C.逃避型

曾经有过高危行为,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及艾滋病的就紧张不安和烦躁,但却不敢去医院做检测。

案例:刘先生曾经有过高危行为,但他不敢去做检测,因为他认为反正现在艾滋病还没有很有效的药物可治,早知道还不如晚知道呢。

专家分析:这是恐艾症里最不可取的,有过高危行为并有感染艾滋病风险的人,为了不让自己的亲人处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下、不增加传播艾滋病的几率,一定要到医院检测。否则每天生活在艾滋病的阴影下,日子比艾滋病患者还难过。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正视生活,一旦发现真的感染了艾滋病,可尽早积极采取治疗,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 郭在培

    郭在培

    主任医师擅长: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痤疮,血管炎
  • 哈丽姗

    哈丽姗

    主任医师擅长:红斑狼疮
  • 刘玉琴

    刘玉琴

    主任医师擅长:结缔组织疾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银屑病
  • 蒋建华

    蒋建华

    主任医师擅长:皮肤病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