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淋病

首页 > 性病科 > 淋病 > 治疗 > 正文

淋菌性咽炎的辅助检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淋菌性咽炎的辅助检查

1897年albert neisser在患者尿道、阴道及新生儿眼内脓液中找到了淋球菌,故将淋球菌命名为淋病奈瑟菌。1885年bumm在人、牛或羊的凝固血清上培养出该菌,并接种于健康人的尿道内亦产生同样的症状,淋球菌作为淋病的致病菌才得以确立。但是淋病与衣原体感染在20世纪初仍混为一谈。对症状较轻,尿道分泌物稀薄者认为是慢性淋病,直到应用青霉素将淋病治愈后,才认识到这种尿道炎为另一种性病。本病的辅助检查主要有:

(一)涂片检查:

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淋菌性前尿道炎患者,此法阳性率在90%左右,可以初步诊断。

咽部涂片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不能诊断淋病,因为其他奈瑟菌属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另外对症状不典型的涂片阳性应作进一步检查。

(二)培养检查:

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病人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在基因诊断问世以前,培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的唯一方法。目前国外推荐选择培养基有改良的thayer-martin(tm)培养基和new york city(nyc)培养基。国内采用巧克力琼脂或血琼脂培养基,均含有抗生素,可选择地抑制许多其他细菌生长。在36℃,70%湿度,含5%-10%co2(烛缸)环境中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培养后还需进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培养阳性率男性80%-95%,女性80-90%。

  • 郭在培

    郭在培

    主任医师擅长: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痤疮,血管炎
  • 哈丽姗

    哈丽姗

    主任医师擅长:红斑狼疮
  • 刘玉琴

    刘玉琴

    主任医师擅长:结缔组织疾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银屑病
  • 蒋建华

    蒋建华

    主任医师擅长:皮肤病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