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淋病

首页 > 性病科 > 淋病 > 护理 > 正文

淋球菌耐药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5日

20世纪40年代中期,青霉素成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淋球菌对青霉素出现低水平耐药,此后耐药程度渐增。

淋球菌耐药

1976年,在美国和英国分离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证明这是导致青霉素治疗淋病失败的原因。

1985年,美国鉴定出导致用四环素治疗无效、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球菌。两年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中不再推荐青霉素与四环素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最近的全球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发现,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也出现下降或耐药,淋球菌耐药已成为当前淋病防治中棘手的问题。

淋球菌耐药菌株在某一地区产生后,可迅速在局部、一个国家内及不同国家间传播。一名淋病患者即使是首次染病,也不宜使用曾十分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一般地说,在某一地区,当耐药监测资料表明某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 5%时,该种抗生素就不应考虑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当耐药率大于 10%时,应停用该种抗生素。

我国淋球菌耐药监测资料表明,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较为普遍,许多城市和地区检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其中检出阳性率以成都、重庆为高,上海和南京地区耐药菌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青霉素和四环素已不宜用于治疗淋病。在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性病治疗推荐方案中,建议使用大观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头孢噻肟治疗无合并症的淋病,但 18岁以下青少年、孕妇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环丙沙星药物。值得一提的是,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如环丙沙星 )淋球菌已在我国出现,且耐药菌株率逐年增高,常导致治疗失败。

  • 郭在培

    郭在培

    主任医师擅长: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痤疮,血管炎
  • 哈丽姗

    哈丽姗

    主任医师擅长:红斑狼疮
  • 刘玉琴

    刘玉琴

    主任医师擅长:结缔组织疾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银屑病
  • 蒋建华

    蒋建华

    主任医师擅长:皮肤病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