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卫生部12日通报我国今年3月份法定传染病疫情,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73303例,死亡1358人,其中艾滋病死亡961人,占了七成。
我国3月传染病死亡1358人 七成为艾滋病
卫生部通报:2012年3月(2012年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73303例,死亡1358人。
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67767例,死亡1334人;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
同期,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205536例,死亡24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6%。
从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中我们得知,今年3月份,我国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达到了961人,占了总数的七成以上。对艾滋病的常识的认知很重要,对艾滋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相关阅读:艾滋病常见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艾滋病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人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2、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是艾滋病前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3、各种感染
艾滋病前期表现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
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
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