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艾滋病

首页 > 性病科 > 艾滋病 > 护理 > 正文

人造血有望打破血荒问题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9日

全球医院网讯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11月11日报道,来自法国巴黎团队首次将用干细胞培育的血液输入人体,并取得成功。专家表示,这一实验结果预示着血荒终结的那一天可能马上就要来临了。

科学家首次成功将干细胞人造血输入人体

据悉,团队首先从一位志愿者的骨髓里抽取造血干细胞,然后利用一组“鸡尾酒”混合生长因子激发这些干细胞与红细胞相结合。在给这些人造细胞做标记以供追踪之后,他们把其中100亿个细胞(相当于2毫升血液),注射回捐献者的体内。

5天后,这些人造血细胞中的至少94%仍在这位捐献者的体内循环。26天后,41%到63%的血细胞仍然存活,天然血液的存活率也大抵如此。这些人造血细胞同天然细胞一样能干,有效地将氧气输送至全身。这证明了这些人造细胞不是有两条尾巴或者三个角的怪胎,它们在人的身体里正常过活。

杜艾表示,这是国际医学界的一大喜讯,“这一实验结果预示着血荒终结的那一天可能马上就要来临了”。尽管发达国家的献血者数量不断增多,世界仍面临着严重的血荒。在艾滋病高发地区,血源紧缺现象则更加严重。

干细胞造血法有望实现人造血推广

目前,世界上还有许多研究团队在研究“人造血”。不过,其他人工合成血液的尝试都专注于创造天然血液的替代品,而非用人工的方式培养天然血液。例如,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克里斯·库珀研究团队正在致力于合成一种基于血红蛋白的血液替代品。这种人造血为自然疾病引发的,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输血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因为其不像新鲜血液或者干细胞培育的血液那样需要冷藏,它易于保存。

干细胞造血法有其自身的优点,干细胞造血与现行的输血法更为相似,这可以减轻人们的担忧,因为人们对当前阶段的人造品的安全问题一向疑虑重重。

尽管杜艾发布在医学杂志《血液》上的这项研究成果是干细胞造血法领域的一大进步,不过用这种方法大规模生产“人造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本次实验中的输血量仅相当于一名普通病人每次输血量的1/200。

人造血有望打破血荒问题

  • 郭在培

    郭在培

    主任医师擅长: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痤疮,血管炎
  • 哈丽姗

    哈丽姗

    主任医师擅长:红斑狼疮
  • 刘玉琴

    刘玉琴

    主任医师擅长:结缔组织疾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银屑病
  • 蒋建华

    蒋建华

    主任医师擅长:皮肤病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