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问到“你听说过HIV病毒或者艾滋病吗?”城市居民中回答“听说过”的比例为93.9%。但当接着被问到:“艾滋病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播的?与感染艾滋病的人共餐会被传染吗?安全套能避免艾滋病感染吗?”等与艾滋病传播渠道有关的问题时,回答的正确率则出现了明显下降,只有31.5%的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拥有正确认知。
城镇居民不愿与非亲属艾滋病患者共处。究其原因并不完全是由于惧怕被传染,而是由于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在另一对成年男子的调查中也显示,由于感染艾滋病的原因不同,甚至家人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人们会照顾由于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的家人,却对由于性行为而感染艾滋病的家人感到生气和耻辱。 研究人员认为,对艾滋病患者的这种歧视态度,与艾滋病的传播渠道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血液及体液上加强了防范。为了避免艾滋病感染,大多数人只保持一名性伙伴和不去危险场所等躲避战术,但对使用安全套预防性传播的重视度明显偏低。只有10%左右的居民意识到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在提到安全套时,居民普遍认为避孕是它的第一功用,而将安全套用做预防性病或者HIV病毒感染的工具的人数只占居民总数的3%左右。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目前中国居民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水平较低,但是大多数居民对艾滋病表现出很强的了解欲望。有五成以上的中国居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对公众加强艾滋病知识方面的教育。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