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在京联合发布《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以下简称《报告》),对当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评估。卫生部部长陈竺、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代表马和励(KhalidMalik)等出席了发布会。陈竺在会上指出,中国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应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综合干预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现存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约70万
《报告》指出,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23,50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2,838例;死亡报告22,205例。估计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55万~85万)人,全人群感染率约为0.05%(0.04%~0.07%)。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5万(8万~9万)人,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5万(4万~6万)人,因艾滋病死亡者约2万(1.5万~2.5万)人。在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传播占42.0%,母婴传播占1.1%。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我国艾滋病流行具有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等特点。
陈竺表示,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目前面临的挑战包括: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与反歧视、综合干预、治疗关怀与支持、全社会参与,防治队伍建设、监督与评估等多个方面。他表示,中国政府将通过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加强对边远、农村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鼓励受益人群特别是感染者参与艾滋病宣传工作;摸索男男性行为人群有效综合干预模式;加强对流动暗娼人群推广使用安全套为主的综合干预服务;继续稳步推进吸毒人群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同时规范性病诊疗服务,扩大母婴传播阻断覆盖面;探索实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综合管理模式。
过去两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将艾滋病防治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制定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截止今年10月底,全国累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数达39,298人,治疗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建立了艾滋病耐药监测系统,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关怀救助措施逐步落实。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向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加大投入力度,中央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从去年的8.54亿元人民币增加到今年的9.44亿元。
需进一步加大宣传
有专家分析,此次《报告》与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评估相比,其中有两大变化值得关注:首先是经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渠道;普通人群感染人数正在增加,说明感染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所去年进行的中国人性行为调查显示:20~60岁性活跃期成年男性的多性伴比例已达到25%,比2001年的16%增加了9个百分点。这一数字是显性数字,而由于他们的配偶也间接成为多性伴人群,因此,实际多性伴人群比例远高于25%。这就使很多人处于危险之中,却一点也不知道。
其次,男男性行为感染者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国的这一人群与西方国家不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既与男性有性关系,又与女性有性关系。这种传播蔓延更危险,特别是对女性,她们往往处于感染风险之中,但一点都不知情。
中国艾滋病监测哨点提供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超过4.7万人是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为1.3%,个别地区甚至已达到5%。虽然目前该人群已成为中国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但对其进行干预措施的覆盖率仅为1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制定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南》,以完善加强对该群体的干预措施。
由于对这一群体的艾滋病干预工作在很多地区尚未开展,难以充分动员和发挥志愿者小组的作用,而社会对该人群的歧视,使他们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因此,自愿咨询检测、安全套推广等干预措施难以落实。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流动人口增加,感染者的流动日益成为艾滋病扩散的重要因素。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感染者不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他们仍可能在不知道不觉中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另有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认为,抗艾防艾工作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需要政府足够的宣传支撑。“实际上艾滋病患者及携带者的数目可能比公布的还要多,但是近几年来,每年都是到艾滋病宣传日时,政府开开发布会,媒体才大肆宣传。平时的宣传力度还是很不够的,很多民众甚至有的医生对艾滋病根本没有正确的了解,希望以后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