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名三岁的男孩与母亲都患上艾滋病,结果母亲因不堪他人歧视的目光,选择了离家出走,年仅8岁的姐姐不得不辍学照顾弟弟。然而,亲情的呼唤与社会各界的关爱,最终成功唤回了母亲,带着孩子与艾滋病魔抗争。
给予艾滋病患者关爱
相对艾滋病患者而言,来自社会的歧视往往比疾病还更为可怕。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条。一般的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等并不会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给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充分的人道关怀,用关爱取代歧视,不仅会增加他们与病魔抗争的信心和勇气,也会让大家都受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艾滋病呢?
(1)洁身自爱
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求治
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3)避免接触他人体液
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
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责任编辑:alva)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