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艾滋病

首页 > 性病科 > 艾滋病 > 护理 > 正文

老鼠体内找到可预防性病传染基因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8日

中国的研究人员上星期四说,他们在老鼠体内找到了一种抗菌肽基因,这种基因产生的化合物具有预防性病传染的功能。

老鼠体内找到可预防性病传染基因

研究人员在本周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文章说,这种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多种微生物,包括爱之病病毒和其他性病病菌的功能。

研究人员还说,化合物可能还具有避孕的效果,能帮助研制一种凝胶或奶油状的杀微生物药物,一种作用类似于安全套的物质。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学家一道,研究了雄鼠的性器官,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附睾这种与产生精子有关的器官上,由彭利(音译)领导的科学家小组说:“附睾的作用可能像个性传染病菌的蓄水池。”

他们在附睾里发现了控制一种肽的抗菌肽基因(又叫Bin1b基因),这种基因在人类和黑猩猩的身体里也有。

这种肽与叫做贝塔防御体的抗微生物分子有关系,这种抗微生物分子以前从未在睾丸中找到,但存在于人的唾液、肺部和泌尿生殖系统中。

试验显示Bin1b基因能抑制普通的E大肠菌生长,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在雄鼠的器官里肽起到了“抗菌防线”的作用。

Bin1b基因有杀菌作用,在人患附睾炎时,这个基因的表现会更加积极。另外,Bin1b基因还负责精子的成熟、储存和保护 。

因为附睾可能是通过性交传染的细菌和病毒(包括爱之病病毒)的温床,所以深入了解Bin1b基因,以后或许可以开发出基因药片。男性服用这种药物后,不仅停止产生精子,起到避孕效果,而且能防止性交传染病,同时改变只有女用避孕药的历史。

  • 郭在培

    郭在培

    主任医师擅长: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痤疮,血管炎
  • 哈丽姗

    哈丽姗

    主任医师擅长:红斑狼疮
  • 刘玉琴

    刘玉琴

    主任医师擅长:结缔组织疾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银屑病
  • 蒋建华

    蒋建华

    主任医师擅长:皮肤病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